
报 告 人:肖华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研究员
报告题目:军事航空医学创新研究,支撑叁代战机制供氧技术研发
报告时间:2025年5月8日(周四)10:00-11:30
报告地点:北航沙河校区 科研2号楼112
主办单位: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邀 请 人:张兴娟 教授
报告内容:
叁代战机的战术性能进一步提高,使传统的高空供氧防护理论与技术实现了飞跃。①采用不同加压供氧总压制“肺循环气血分流”;②研究并发展中国特色的“管式代偿背心-抗G服系统”;③“供氧与抗荷呼吸调节装备”满足机载制氧与高过载防护要求;④高空分子筛供氧的“等效生理效应与富氧排氮作用”等学术创新观点为当代战斗机个体防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航空应用生理理论基础。这四大技术成为当代叁、四代(及五代)战机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标志。深入的系统研究与创新为我国所有战机供氧装备的成功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报告人照片:

报告人介绍:
肖华军,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科协“全国航空航天人机与环境医学生理防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科技顾问,原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分会副主委、人体与环境工程专委主委;国家载人(登月、火)航天预研专家组委员;国家标准院人因与工效学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军航空生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当代航空生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国内航空航天医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权威专家。系列创新性研究,推动了第叁、四代(及五代)战机机载分子筛远程供氧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重点型号机种供氧防护装备的成功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该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共获国家和军队科技奖近40项,其中,国家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3次、叁等功3次。目前在我国航空装备、载人航天、载人登月(火)、川藏铁路工程、川藏列车、航母舰载制氧与高原供氧等国家重器工程领域中,发挥着咨询专家作用。